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,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,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。婴幼儿出现关节活动障碍、患肢短缩,并伴有皮纹及会阴部的改变。幼儿出现跛行步态、患肢短缩畸形等。新生儿和婴儿期的X线诊断依据存在一定困难,婴儿出生后2~3月内,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尚未出现,X线检查依靠股骨颈与髋臼关系来测量。骨化中心出现后,摄片包括双侧髋关节的骨盆片可以确定诊断,患儿年龄超过1岁以后,股骨头骨骺已骨化,骨盆平片上清晰可见股骨头脱出髋臼,向外方移位,髋臼变浅变小。X线诊断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种。1,髋臼指数:又称髋臼角,即髋臼顶的斜度。沿双侧髋臼“Y”型软骨交点作水平连线,再沿髋臼上下缘作切线,两线相交之角即为髋臼角。髋臼角正常值1岁以下为30°,1~3岁为25°,3岁以上为20°。一般认为如超过30°则有明显脱位趋向,可认髋臼发育不良。但在诊断上不能单看髋臼指数一项。2,Perkin方格:连接两侧髋臼“Y”形软骨作一水平线,再自髋臼顶外缘作一垂线。此二线将髋臼分为四个象限,正常股骨头应位于内下象限。新生儿和婴儿股骨头骨骺尚未出现时,可观察股骨上干骺端的角形突起(股骨颈喙突)与Perkin线的关系。如股骨颈喙突位于外下或外上象限时,即可诊断为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。脱位侧骨化中心常较小。 3,X线检查(CE角):即中心边缘角。自股骨头旋转中心至髋臼顶的外缘画一直线,另自髋臼顶外缘作一垂线,两线所成的角即为CE角。正常时约为20°~40°,小于此度数说明头臼关系失常。15°~19°为可疑;少于15°,甚至负角,表示股骨头外移,为脱位或半脱位。4,外侧线(Calve线):外侧线(Calve线)即髂翼的外侧面与股骨颈外侧面的弧形连线,正常为连续的。(放射科)
|